青口傅筑泰山宫
黄纪波
泰山宫位于傅筑村泰山亭街末端,坐东北向西南,环境优美,四方泉水绕如玉带,有虾穴之称’前来烧香祷告的人络绎不绝,是七濑古老庙宇的香火圣地。
傅筑泰山宫,属福州东岳泰山宫的分殿。宫殿古色古香,雕梁画 栋,木刻悬身人物、鸟兽花草争奇斗艳,雄伟壮观。宫内石柱、石碑刻有历代名人题写赞颂神功的文句,戏台藻井古雅质朴。宋明时期,泰山神灵信仰在闽候县传播开来。傅筑东岳泰山宫,面阔三间,前后二进,依次建筑为戏台、过雨亭、大殿等,周围以砖土结构风火墙,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门口两侧挂有对联“人间灵验无双境,天下威严第一山”。殿内保存有明成化二十一年、清道光二十一年、民国十四年重修碑记三篇。从碑记可知,泰山宫始建于明朝初期,至今已有500 多年历史。清道光二十一年,乡民为了纪念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将其在清风洞祖庙的塑像迁移至泰山宫,与仁圣大帝供奉在一起。泰山宫古迹,在十年浩劫的惨重破坏下,涉及了古建筑物。为了保护文物古迹,乡民曾几度捐资维修建筑物,重塑神像。1993年扩建后殿,使新塑的孔子等和合兴堂奉献的东岳岱宗神祗塑像得以安放。1994年又将破损不堪的前殿拆下重建,恢复戏台。1995年泰山宫文物修复理事会集资倡修,重建戏台,增置名人名家匾联,丰富了宫殿文化内涵。傅筑泰山宫现为闽侯县文物保护单位,闽侯县政府注册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
傅筑泰山宫诗曰:
“人间灵验无双境,天下威严第一山”。窄道游人观庙宇,入门信士拜神龛。
四方泉水环基绕,一处瑕穴胜地传。诸圣显灵庥故里,庶民弘善享平安。
泰山宫管委会成员:
主 任:黄纪波 副主任:黄木枝
顾 问:林景安、黄依元、黄修忠、黄炳霖、黄竹如、黄大忠、
黄仁官、叶孝明、李为新、黄纪标、黄人磾
会 计:黄人凯 出 纳:林国光 保 管:叶金官 文 书:林依买
常务理事:林依平、李为峰、郑昌根、黄仁瑜、林成亮
理 事:黄木仪、林同官、黄木金、黄金贵、林依玉、黄修财、何莺钿、 黄明灿、谢贤坚、谢道辉、刘旭辉、林枝兴、吴地政、欧赛芳、 郑树开、林景仁、黄纪榕、黄人坤、李为雄、林依国、李为灿、 黄镜清、黄三梯、黄明官、黄秋明、黄初钦、林永端、黄依栂、 林宝妹、黄丽明、黄金妹、陈依霖、何春泉、黄初田
道教的渊源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信仰内容,具有中华民族古老宗教意识的特点。史学界与道教界一般都说它形成于东汉顺帝 (公元126-144年)时期,至今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但若追溯到战国时期齐燕沿海一带传布神仙方术的方仙道与东汉时托黄帝、老子而言修道养寿的黄老道,则这种以神仙信仰为特征的宗教在我囯的流传便巳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我国历史上,道教与佛、儒鼎足而立,世称三教,或称三家。道教在历史上对我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积累了大量的经籍与文献资料,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